当下冬春交接,正值新春佳节,交通枢纽、商城、市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各级医疗机构及卫生部门应重点防范流感、禽流感、腺病毒肺炎、甚至是冠状病毒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2014年,WHO曾发布《易于流行和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控指南》,文中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指南内容包括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肺炎链球菌感染、禽流感等,还包括病原体不明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对于不同的人群如何进行科学的防控,指南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今天,SIFIC团队将其中最核心的表格与图翻译成中文,带大家重温,供大家参考,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与其它指南有不一致的地方,请按最新指南执行。
翻译:张向君、邹君慧
审核:廖丹、孔懿、陈文森
图 对于确诊或疑似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感染防控措施决策树
表2.1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结核病患者提供护理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和护理人员可采取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a 细菌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指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等微生物引起的常见呼吸道感染。
b 当新发现一种新型ARI时,通常不知道其传播方式。实施最高级别的IPC预防措施,直到明确传输的情况和方式。
c 按照标准预防措施(附件B)进行手卫生。
d 如果手套的需求可能会超出供应量,则应始终优先使用手套接触血液和体液(非无菌手套)以及接触无菌部位(无菌手套)。
e 如果预期会溅出血液或其他体液,且隔离衣不耐流体,则应套上穿防水围裙。
f 如果活动可能会引起眼,鼻或口粘膜上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飞溅,则应根据医护人员的标准预防措施使用面部防护,即外科口罩和眼罩(护目镜,护目镜)或面罩。;或与呼吸系统症状(例如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的患者,并且分泌物的喷雾剂可能会进入眼睛,鼻子或嘴的粘膜。
g 腺病毒ARI需要使用外科口罩
h 截至本文件发布时,尚未发生禽流感A(H5N1)持续有效的人对人传播,并且现有证据并不表明人与人之间通过空中传播。因此,医用外科口罩足以进行常规护理。
i 目前的证据表明,SARS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途径发生;因此,医用外科口罩足以进行常规护理
j 易于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吸痰,支气管镜检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k 一些气溶胶产生的操作与SARS传播的风险增加有关。现有证据表明,单独进行或与其他操作(例如心肺复苏,支气管镜检查)一起进行或暴露于气管内插管与SARS传播的风险增加始终相关。
l 如果没有医用外科口罩,请使用其他呼吸卫生方法(例如,用纸巾或弯曲的肘部遮盖口和鼻,然后进行手卫生)。
m 这些是儿童的常见病原体,可能无法遵守此建议。
n 具有相同诊断的队列患者。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则将病床放置至少1 m。
o 空气隔离病房可以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通风速度为160 l / s /患者,或每小时至少12次换气,并控制气流方向。
p 如果有空气传播感染的患者(例如肺结核,水痘和麻疹)和患有引起ARI的新型生物的患者,应优先选择空气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的准备
确保能够提供适当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
在洗手池区域放置适当的洗手用品,并在护理点和病房门口配备以醇类为主的免洗手消毒剂。
确保病房通风良好。
在门上张贴标识,表明该空间为隔离区域。
访客在进入隔离病房前,需接受医务人员(该医务人员同时负责访客记录)的宣教和筛查。(访客需进行呼吸道症状的筛查;接受手卫生、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宣教,并限制其接触任何隔离病房内的物表;访客需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手套);访客不应出现在产气溶胶的操作现场。)
记录所有进入隔离区域内的工作人员的姓名,以便进行可能的疫情调查和接触者追踪。
移除所有不必要的家具,并确保其余家具易于清洁,且不会隐藏或保留其内部或周围的污垢或水分。
在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外摆放个人防护用品。如在隔离病房的门口设置治疗车,该车用于暂时摆放个人防护用品,并配备用品清单(以确保用品齐全)。见下图中的用品清单。
在隔离病房内靠门的位置设置黄色垃圾箱,用于摆放使用后需要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垃圾箱应为脚踩式,垃圾箱内应套上黄色垃圾袋。
在隔离病房内放置锐器盒,以便处理医疗锐器。
尽量减少患者的个人物品。将水壶、水杯、纸巾和所有个人卫生用品放在患者接触范围内。
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应实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需彻底清洁和消毒。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使用者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闭包装(在隔离病房内完成),并标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送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处理。
保洁:在隔离病房内有配备充足的环境清洁和消毒用品,并确保每天严格清洁消毒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
在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设置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使患者、家属或访客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通讯。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多次进入隔离病房。
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
1、进入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前:
准备好医疗操作所需的所有器械和物品,以防多次进出隔离病房;
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按顺序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放置隔离病房的门口。如图E.1A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顺序为:手卫生、防护服、口罩或呼吸器、护目镜、手套。
2、离开隔离病房和隔离区域前:
在缓冲间脱去个人防护用品。若隔离病房无缓冲间,请在病房内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并丢弃在病房内门口的黄色垃圾箱内。
脱个人防护用品的一般原则:
首先清除污染最严重的个人防护用品;
脱下手套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最后取下医用防护口罩(抓住口罩系带,丢弃于黄色垃圾桶内);
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立即丢弃在封闭的黄色垃圾桶内;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闭包装(在隔离病房内完成),并标注感染性疾病的名称、患者的姓名、病区和住院号;
个人防护用品脱下的顺序为:手套、手卫生、防护服、护目镜、医用防护口罩、再次手卫生、离开病房(图E.1B)。
3、个人防护用品清单
确保以下个人防护用品数量充足,并整齐地摆放在隔离病房门口的治疗车上,以便医务人员随时取用。
个人防护用品清单
个人防护用品数量护目镜
防护面罩
一次性乳胶手套
医用帽子
医用防护服(可选用一次性防护服或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
免洗手消毒剂
一次性清洁纸巾
锐器盒
物表清洁消毒湿巾
黄色垃圾袋
织物收集袋(若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
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
图1. 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图2. 脱卸个人防护装备
图3. 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密封性检查
来源: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andpandemic-pron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healthcare - WHO Guidelin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